杭州殡葬一站式服务

杭州殡葬一站式服务涵盖了从逝者离世到最终安葬或骨灰安放的全过程,为家属提供便捷、专业且全面的服务。以下是对杭州殡葬一站式服务的详细介绍:

杭州殡葬一站式服务
杭州殡葬一站式服务

服务内容

  1. 临终咨询:为家属提供逝者临终前的相关咨询和指导。
  2. 接送安置:使用专业灵车将逝者遗体从家中或医院接运至殡仪馆,并进行妥善安置。
  3. 入殓纳棺:为逝者进行遗体处理、穿衣、入棺等仪式。
  4. 安灵服务:在殡仪馆为逝者设置灵堂,供家属吊唁。
  5. 治丧协调:协助家属处理治丧期间的各项事务,如通知亲友、安排仪式等。
  6. 告别追思:组织告别仪式或追思会,让家属和亲友共同缅怀逝者。
  7. 遗体火化:协助家属办理火化手续,并提供火化服务。
  8. 后续关怀:包括骨灰寄存、墓地选购、碑文刻制等后续服务。

价格范围

杭州殡葬一站式服务的价格因服务内容、档次及服务提供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基础套餐的费用可能在几千元至一万元左右,而豪华套餐或包含更多个性化服务的套餐费用则可能更高。具体价格还需要根据家属选择的服务项目、殡仪馆档次以及殡葬形式来确定。

服务提供商

杭州地区有多家提供殡葬一站式服务的专业机构,如杭州天易殡葬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万年长殡葬服务有限公司(在杭州有服务)等。这些机构通常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和丰富的实操经验,能够确保为家属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

选择建议

  1. 选择正规机构:确保选择有资质、口碑好的殡葬服务公司,以保障服务质量和权益。
  2. 明确服务内容:在预定服务前,应与服务提供商明确服务内容和费用,确保双方对服务有清晰的认识和约定。
  3. 考虑个性化需求:如果家属有特殊的个性化需求,如定制灵堂布置、特殊仪式等,应提前与服务提供商沟通并确认相关费用。
  4. 比较价格与服务:建议家属多比较不同服务提供商的价格和服务内容,选择性价比高的服务。同时,也要关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质量和口碑。

杭州白事扰民时间规定

在杭州,关于白事扰民的时间规定,主要参考的是当地的环境噪声管理相关法规。一般来说,杭州将夜间22点至次日6点视为需要降低噪声排放、避免扰民的时间段。

杭州白事扰民时间规定
杭州白事扰民时间规定

具体来说,根据《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在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可能产生噪声的活动,包括白事活动中可能使用的高音喇叭、唢呐等乐器或设备。因此,如果白事活动在夜间22点至次日6点期间产生噪声,且噪声超过法定标准,就可能构成扰民行为。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对于白事扰民的情况,居民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总结来看,杭州白事扰民的时间规定为夜间22点至次日6点。在此时间段内,如果白事活动产生的噪声超过法定标准,就可能构成扰民行为,居民有权向公安机关举报并要求处理。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白事扰民,建议家属和相关组织者在办理白事时,尽量控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例如,可以选择在室内或相对封闭的空间进行悼念活动,减少高音喇叭等扩音设备的使用,或者调整活动时间,避免在夜间和居民休息时间进行产生噪声的活动。

杭州殡葬一条龙服务内容

杭州殡葬一条龙服务是指为逝者家庭提供从遗体接运、灵堂布置、火化、骨灰安放等全过程的殡葬服务。以下是对杭州殡葬一条龙服务的详细介绍:

杭州殡葬一条龙服务
杭州殡葬一条龙服务

一、服务内容

  1. 遗体接运:使用专业的殡葬车辆,将逝者的遗体从家中或医院接运到殡仪馆或指定的地点。
  2. 灵堂布置:根据家属的需求和逝者的喜好,提供个性化的灵堂布置服务,包括摆放遗像、鲜花、供品等。
  3. 遗体处理:为逝者进行净身、更衣、化妆等遗体处理服务,让逝者以更加整洁、体面的方式告别世界。
  4. 告别仪式:在殡仪馆或指定的地点举行告别仪式,让家属和亲友有机会瞻仰逝者的遗容,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
  5. 火化服务:提供专业的火化服务,包括火化前的准备工作和火化后的骨灰收集等。
  6. 骨灰安放:根据家属的需求,提供骨灰盒的选择、骨灰安放以及墓地选购等服务。

二、服务特点

  1. 全程服务:杭州殡葬一条龙服务提供从遗体接运到骨灰安放的全程服务,让家属无需为繁琐的殡葬流程而烦恼。
  2. 个性化定制:根据家属的需求和逝者的喜好,提供个性化的殡葬服务,包括灵堂布置、告别仪式等。
  3. 专业团队:拥有专业的殡葬服务团队,包括殡仪师、化妆师、礼仪师等,为逝者和家属提供专业的服务。
  4. 透明收费:提供透明的收费标准和服务清单,确保家属的权益得到保障。

三、选择建议

  1. 了解市场行情:在选择杭州殡葬一条龙服务时,建议提前了解市场行情,比较不同公司的服务项目和价格,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2. 查看公司资质:选择具有合法资质和良好信誉的殡葬公司,确保服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 咨询家属意见:在选择殡葬服务时,可以与家属共同商议,根据逝者的喜好和家属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服务项目。
  4. 关注服务质量:除了价格因素外,还应关注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选择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公司。

四、注意事项

  1. 保持冷静:在面对亲人去世的悲痛时,家属应保持冷静,理性选择殡葬服务。
  2. 了解政策:了解相关的殡葬政策法规,确保选择的殡葬服务符合相关规定。
  3. 尊重逝者:在殡葬过程中,应尊重逝者的遗愿和喜好,以庄重、体面的方式送别逝者。

综上所述,杭州殡葬一条龙服务为逝者家庭提供了全程、个性化的殡葬服务,让家属在悲痛中能够得到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在选择殡葬服务时,建议家属提前了解市场行情、查看公司资质、咨询家属意见并关注服务质量,以确保选择到合适的殡葬服务。

精准把脉,坚持“本地化”服务,“乡音”让殡葬改革宣传更有乡情和温度

殡葬改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滨江区精准把握改革难点,根据文明殡葬移风易俗要求、殡葬服务市场需求和群众对服务质量的诉求,主动创新,引导社会力量发挥专业服务职能,把殡葬服务类社会组织纳入到培育扶持重点,坚持“本地化”培养,成功培育本地社会组织——滨江区安然殡葬服务中心,有效构筑政府和基层群众沟通联系桥梁,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本土社会组织本地人说本地话,乡音让大家更加亲切,宣传劝导更易接受。滨江区安然殡葬服务中心培养了一批会讲“方言”的本地居民志愿者,用一样的“方言”去做宣传劝导工作,组织工作人员进入社区开展文明殡葬宣传活动,先后在浦沿街道天生房过渡房、新浦社区、明德社区、长河街道观潮社区、闻涛社区、西兴街道西陵社区开展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等方面内容的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册20000余册、鲜花2000余份,服务群众30000多人次。

二是本土社会组织本地人有本土情,更容易发现殡葬改革突破口。滨江区安然殡葬服务中心发动40-50岁的“阿姨群体”,让“本地人”自己来带头参与殡葬改革宣传。她们本来可能是“文明殡葬试点工作”进程中潜在阻力,但通过以乡情为纽带,转变观念,她们却愿意放下手里的“银锭元宝”,戴上红袖章,拿上宣传册,在小区楼宇、大街小巷、公墓山头用心宣传,耐心劝导,还从自身感受出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要求家里人、带动身边的人、影响社区里的人,响应文明殡葬的倡议。

三是本土社会组织本地人有本土影响力,更容易发动基层力量。滨江区安然殡葬服务中心利用网格长、楼道长、社区志愿者的力量,以小区、楼道为宣传阵地,创新宣传措施,拓宽宣传途径,充分运用横幅、宣传栏、微信等,做到宣传常态化、宣传无死角,“宣传工作”和“阵地建设”一起抓,激发居民自觉遵守、相互监督的文明殡葬好风气。

杭州实施殡葬惠民服务满十年

《杭州市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办法》实施满10年。10年来,杭州市殡仪馆认真落实惠民殡葬和阳光殡葬,使殡葬改革的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据统计,2010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杭州市殡仪馆办理遗体火化并享受惠民殡葬政策的家庭累计达9.88万户,共减免费用7845.5万元。

2010年5月,杭州市人民政府颁布《杭州市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办法》,于同年7月1日实施。这项惠民政策涉及遗体接运、遗体冷藏、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4项殡葬基本服务项目,涵盖的减免对象包括杭州市区户籍的城乡居民、在杭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学生、驻杭部队现役军人等4类人群。同时,针对城乡低保困难户、残疾人、军烈属、劳模等重点人群,推出免除小告别礼厅使用费、赠送骨灰盒等优惠政策。同年12月,杭州市民政局和杭州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杭州市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办法>若干问题的补充意见》,对惠民殡葬政策实施半年来遇到的各类问题提出补充意见,并将免费对象进一步扩面细化。2018年7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杭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将在杭亡故的台胞也纳入惠民殡葬政策的基本服务免费对象。

杭州市殡仪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生老病死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殡仪馆则是服务逝者、告慰生者的一扇特殊的民政服务窗口。惠民殡葬政策的落地是殡葬改革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它不仅减轻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城乡低收入群众的治丧压力,也推动群众提升了文明节俭办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杭州积极引领绿色殡葬新风

推进殡葬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杭州殡仪馆积极引领绿色殡葬新风,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理念,摈弃落后陈腐的丧葬陋习,移风易俗,不断弘扬与时俱进、契合时代要求、符合生态环保的殡葬文化。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杭州殡仪馆在多年前便改花圈焚烧为机器粉碎处置,先后取消电子礼炮、乐队演奏等高分贝服务项目,并为所有火化炉统一加装尾气净化设备。自2016年起,该馆就致力于打造“无烟殡仪馆”,每年以清明、冬至馆内寄存骨灰祭奠期间为宣传契机,通过发放倡议书、发送提醒短信、志愿者引导等宣传途径,配合纸钱换鲜花、免费提供电子香烛等服务举措,引导群众用供奉鲜花、祭文哀思、风筝寄信等更加绿色人文的方式追思缅怀故人,逐步实现无烟祭奠管理目标。该馆还每年协助杭州市民政局和市殡葬行业协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全市骨灰撒江活动,历时30余年,累计已将2000多位逝者骨灰撒入钱塘江,以实际行动助力我市绿色生态殡葬改革事业发展。

7月1日起杭城实施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政策

杭州将成为首个对市民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实行免费措施的副省级城市。昨天,在杭州市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工作会议上,公布了多项免费政策。
  在杭州市区死亡并在杭州殡仪馆、萧山殡仪馆以及余杭第一、第二殡仪馆办理火化的三类人员,将享受免除殡葬基本服务项目费用,这三类人包括拥有杭州市区户籍的城乡居民(含非农和农业户口);在杭州大中专院校全日制非杭州市区户籍的学生,驻杭部队现役军人;与在杭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金1年以上、在杭州市区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
  免费的项目有遗体接运费(限市区范围内普通轿车)、冷藏寄存费300元(存放期限3天以内)火化费330元(使用普通火化炉火化遗体)、骨灰寄存费300元(存放期限一年以内)。
  重点救助对象将在免除基本服务费用的基础上,再免去小告别礼厅的使用费,并赠送骨灰盒1只(300元以内)。重点救助对象包括杭州市区持有有效期内的《杭州市特困家庭救助证》的城乡低保、困难家庭和特困户家庭成员及持有有效期内《杭州市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证》、《萧山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证》的残疾人;杭州市区烈士遗属;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享受定期生活补助金的红军失散人员、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试军队退役人员;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等人员。

丧事也能补办?农村再现殡葬怪象,是为了“帛金”吗?

天下事都让人很难把握,乃至有些事情让人看起来不合常理,当时放在彼时的社会背景也许能够解释得通。尤其在婚丧嫁娶上,各时代都有不一样的社会逻辑。

现在看来已经习以为常的“补办”婚礼,在古时或者说近代很难遇到,也不被当时的人理解,但是放到当下早已是大众都能够接受的,毕竟现在社会太复杂,很多事情都比一场婚礼重要,工作、疫情等等。但是如果丧礼也能“补办”,我们以现在的观念来看未免就是一大怪象。

丧事也能补办

当然,也不能单纯的说是“补办”,更准确地说是“缓办”,也就是从老人死亡到举办丧礼的时间跨度有些长。在我们原先的的民间习俗中,从死亡到发丧短则3天,长则7天,一般丧事就会结束,要超过这个时间就显得很是怪异。

但是,最近两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出现了不少怪像,而关于殡葬的就有不少,孝子贤孙不能参加丧礼的,老人去世火化后不下葬的。疫情期间要求婚事缓办丧事简办,在此规定下,就出现了疫情解封之后补办丧事的。

有人说,这是为了收取“帛金”,也就是我们说的丧礼的礼金。难道真的是如此吗?一直就拖着不下葬?根据农村老人的说法,主要有两种原因造成的这种怪像。

丧事也能补办

第一、为了收取礼金

不排除缓了十天半个月的丧礼是为了收取礼金,在农村讲究礼尚往来,熟人社会,亲戚朋友众多,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生子升学基本上都会随份子钱,很多家庭一年的人情往来就要花数万元。

那么每年数万元的人情支出就白花了吗?当然不是,人情关系都是互相的,别人家的事你去随礼,那么你家有事人家也要回礼,这也就礼尚往来。

虽然有借机收入“帛金”的嫌疑,但也都是人之常情,毕竟现在农村的礼金越来越大,如果不往回收收礼,那么经济压力将更大,同时心理上也难以平衡。

丧事也能补办

第二、为了不留遗憾

当然我们更愿意相信收取“帛金”只是附带的,更多地还是为了不留遗憾。疫情期间,网络上有不少父母死亡子女不能亲自送一程的视频,不仅仅有隔空婚礼还有更多的隔空葬礼。

学生被封在校,跪在手机前送别父亲;在老父亲的发丧之日,男子只能在家擦玻璃来转移悲痛与无奈;子女跪在大街上远远望着灵车目送亲人…

给父母养老送终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义务,然而疫情阻隔,许多人连亲人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因而为了弥补遗憾,选择丧事缓些日子办,不说要风光大葬,至少不能草草了事。

丧礼是古代最重要的礼制之一,传递的不仅仅是礼节,更是一种孝道,是告慰亡者安慰生者的礼制,一系列流程下来能让我们这些活着的心安。因而在疫情发生之后再举办丧礼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丧事也能补办

就如同婚事缓办、补办一样,因为疫情、工作、金钱、时间等等原因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丧事在特定条件下缓办乃至补办也许会慢慢被世人所接受,就如同以前的怪像变得正常化,那么在现在的怪像如果放到以后来看,不论是为了礼金还是尽到最后的孝心,未必不能接受。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疫情改变了我们很多,疫情下的不可思议也有很多,好在是疫情渐轻并终将会过去,未来我们生活会逐渐步入正轨,这些怪像也会逐渐平复,人情攀比也会被治理。

萧山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文明殡葬专项整治行动

萧山日报讯 在近日开展的联合整治行动中,区市场监管局发现新塘街道傅楼村一厂房处有5名工人正在进行锡箔加工,经检查核实,该锡箔加工作坊没有合法有效营业执照。执法人员扣押了成品锡纸,制作现场笔录,对当事人进行立案查处,并对房东进行宣传教育,要求限期清退。

为倡导“厚养薄葬”理念,反对封建迷信,摒弃丧葬陋习,从5月中旬起,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区文明办、区民政局等部门和属地镇街在全区开展文明殡葬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殡葬用品店、锡箔行业、公墓乱象、小区内制作封建迷信用品等,严查严纠违法违规问题,规范殡葬用品行业经营秩序。

截至目前,区市场监管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8人次,检查经营户84家次,责令整改6家次,立案查处2件,取缔非法锡箔加工点1家。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区市场监管局重点检查殡葬用品经营户销售资质、营业执照、商品明码标价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明码标价不够规范等问题,检查人员予以现场指导,要求经营者立即整改,并向经营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其诚信守法经营,不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用品,倡导文明祭祀活动新风尚。

在规范有照经营户经营行为的基础上,区市场监管局基层市场监管所会同属地镇街,开展地毯式排摸,严厉打击非法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殡葬用品,严肃查处无照经营等行为。5月18日,区市场监管局北干市场监管所会同北干街道对住宅小区制作封建迷信用品开展摸排检查,在荣星南苑小区某车库内,发现一处非法制造封建迷信用品的小作坊,现场放置祭祀用品加工机器2台、原材料若干以及待销售的祭祀用品,经调查核实,该经营者目前未办理营业执照,执法人员制作现场笔录,对当事人进行立案查处。

区市场监管局表示,接下来,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闭环管理,开展“回头看”督查,确保整改到位。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整治行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营造严防严控氛围,进一步促进殡葬用品市场健康、有序、规范发展,树立文明节俭、生态环保、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杨圆圆  编辑:郑海云

杭州有哪些惠民殡葬政策?一次性梳理出来了!

杭州有哪些惠民殡葬政策?一次性梳理出来了!

杭州有哪些惠民殡葬政策?

外地人是否可以享受?

民民经常在后台收到网友们关于杭州市惠民殡葬政策的一些提问。今天,民民梳理了一些干货内容,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吧!

2010年,杭州市出台《杭州市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办法》,在全国率先推出惠民殡葬政策。政策实施十余年来,约有30万户家庭享受殡葬费用减免近2亿元。

什么是惠民殡葬政策?

1 对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4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实施全额免费政策。

2 减免对象包括杭州市区户籍的城乡居民、在杭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学生、驻杭部队现役军人等。

3 针对城乡低保困难户、残疾人、军烈属、劳模等重点人群,推出免除小告别礼厅使用费、赠送骨灰盒等优惠政策。

近年来,随着殡葬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惠民政策持续提标扩面增项。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01 增加基本服务事项

基本服务事项

杭州有哪些惠民殡葬政策

目前,我市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已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全流程免费。

02 扩大减免对象范围

减免对象范围

杭州有哪些惠民殡葬政策

将在杭死亡并火化的省内非杭户籍人员和港澳台居民纳入基本减免服务对象。

对于困难家庭等重点救助对象,全市都已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全流程免费。

03 鼓励节地生态安葬

对采取深埋、散撒、树葬、花坛葬等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式予以2000-20000元不等的奖励。

自1989年以来,我市共组织集体江葬28次,累计约为2500位逝者举行骨灰撒江仪式,节约土地近4000平方米。

04 推行数智殡仪服务

杭州“数智殡”,提供信息申报、事项办理、进度查询等身后事全流程数字化联办服务,真正让群众“少跑腿”,让服务“多跑路”。

操作指南

在线填写逝者相关资料信息;

在线填写家属相关资料信息;

选择联办事项;

在线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即可完成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