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丧葬习俗:报丧叫报死,人死说殁了

依照当地习俗,丧家在停尸、移尸的同时,必须派人给亲友报丧。在过去,丧家如果是城镇上等人家或乡村富户,通常要发报条(讣告),讣告的格式如下:

飞报者,家XX先生痛于X年X月X日X时寿终正寝(女称“内寝”)三朝大殓,X时神回,请即(择)日领贴

哀此

报闻

XXX堂

XXX(姓名)

家人 叩

亲友收到报条要扔在地上,不能放到桌面上。不过当地人很多是口头报丧,安吉一带叫“报老”,德清一带叫“报死”。报丧时死者的亲人不能充当报丧人,必须请族人、邻居、朋友等帮忙的人前去报丧。报丧的人必须携带一把雨伞(伞头朝前),灯笼一盏,表示死人。

在安吉,被报丧的家中与死者关系最亲密的人得知消息后应号哭,如果哭不出声,必须当即扔破一只碗,以避免不吉利的事发生。在德清一带,被报丧者必须给报丧者开荤,(一般吃三只唐汆鸡蛋,在杭州则为三只盐汆蛋),为他解晦气。

在长兴一带,报丧时要送白布,儿子、媳妇送白布九筷长,出嫁女儿送白布七筷长,侄儿女等为五筷长,过房女儿为三筷长。报丧者必须快步行走,(现多用电动车)否则会受人谴责。

在嘉兴,向亲友报丧有一定的规矩,海宁、郭店、周王庙一带,旧时报丧人腰束白布带,穿草鞋,到亲友家不可擅自入门,要在门外报丧。对方捧茶饭(或蛋汤)招待,报丧人吃毕,才能进门说事,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习俗,报丧时不可直言“死”字,要说“殁了”“好了”。

部分地区移尸后即向亲友家报丧,(俗称“报死”),即使有的亲友已知死讯,丧家仍要按照惯例报丧,报丧者到了目的地不能进屋,亲友给报丧者吃若干汆蛋(俗称“报死蛋”),以表示慰劳。待报丧者往回走时,要往他的脚后打破一个碗,认为这样可以驱逐随他一起来的鬼魂和晦气。

在舟山一带,丧家派人倒掖雨伞,向亲戚家传报讣音,告知死因及殡期,亲戚闻噩耗,要摔破一只碗,以驱邪逐晦,并以哭声相报,如果无人哭泣,要用砸瓦片代替,然后备香烛等祭物,往灵堂吊祭。对外地亲戚要寄(焦头信),即在信封口上烧只角,亲友接到这种报死信,也要摔只碗。也有的不封口,俗称“开口信”,以表示这是报丧信。

在洞头,倘若是父母逝世,已出嫁的女儿接到报丧后,要一路哭着回娘家。其他女性亲戚,至少也要一跨进逝者家门就哭,此谓之“哭丧”,亲朋接到报丧后,赴死者家吊唁,此谓之“奔丧”。

在武义,娘过世由儿子披麻戴孝(一束青麻,一条白线系在前襟纽扣上),并用红纸包上茶叶和米先到娘舅家报丧,见了娘舅要先撒茶叶和米,后跪地报告:“娘百年了,儿不孝”。